01.保障和改善民生依舊是關鍵詞
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: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。要在發展基礎上多辦利民實事、多解民生難事,兜牢民生底線,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2019年則明確:今年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加大,但基本民生收入確保只增不減。支持社會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,滿足群眾多層次、多樣化需求。
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持續增加。
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: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40元,一半用于大病保險。
2019年則明確: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,一半用于大病保險。降低并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,報銷比例由50%提高到60%。
02.聚焦癌癥防治成保障民生重點
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出:我國受癌癥困擾的家庭以千萬計,要實施癌癥防治行動,推進預防篩查、早診早治和科研攻關,著力緩解民生的痛點。
開展抗癌藥國家談判、實施抗癌藥降稅降價、印發18個腫瘤診療規范……2018年,國家在癌癥防治領域出實施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,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。2019年,政府必然將會在癌癥防治中傾注更多心血。
03.基本公共衛生更要落實預防為主
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:繼續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。
2019年則明確:堅持預防為主,將新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財政補助經費全部用于村和社區,務必讓基層群眾受益。
一目了然,疾病防治的必須堅持預防為主,新增基本公共衛生經費全部用于基層。
04.慢病治療用藥納入醫保報銷
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出:做好慢性病防治,把高血壓、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。
我國慢病患者數以億計,已經造成了越來越重的社會疾病負擔。此前,慢病患者門診用藥只能通過一定的疾病認定政策,才能享受醫保報銷;此次政府明確,高血壓、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直接納入醫保,將為更多患者帶來更為直接的便利和福利。
05.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質量
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出,“提升分級診療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質量。”質量一詞*代替數量,在報告中被明確要求。重質量的視角轉變,首先會落實到每一位簽約居民的感受中,不僅以往那種簽而不約的狀態將得到扭轉,家庭醫生該提供哪些具體的服務項目、如何進行考核評價、這項工作如何長久開展等,也都會轉變為具有生命力的制度,帶給每一個人生活方式、看病路線、健康維護上的轉變。
06.跨省就醫直接結算仍是醫保努力方向
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:擴大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,把基層醫院和外出農民工、外來就業創業人員等全部納入。
2019年則明確:抓緊落實和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,盡快使異地就醫患者在所有定點醫院能持卡看病、即時結算,切實便利流動人口和隨遷老人。
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,去年強調擴大覆蓋人群;今年則強調盡快使患者在所有定點醫院能持卡看病、即時結算??缡【歪t直接結算,只開通幾家大醫院意義有限,定點醫院全覆蓋、流動人群全覆蓋才是正道。
07.給藥品、疫苗架設“高壓線”
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出:藥品疫苗攸關生命安全,必須強化全程監管,對違法者要嚴懲不貸,對失職瀆職者要嚴肅查辦,堅決守住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防線。
2018年疫苗事件所帶來的行業巨震有目共睹,藥品領域提高質量療效的舉措同樣大刀闊斧,藥品、疫苗,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健康權益,決不允許違法犯罪行為的侵害。
08.務必讓基層群眾受益
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,有關衛生健康的內容,宏觀與微觀相結合,從老百姓關心的大事講到小事,總體的基調就是給老百姓減負、讓基層群眾有獲得感。尤其是直接抓住老百姓生活中的具體痛點、難點,提出要求,開出處方,表明醫改正從全面推進發展到細化落實的階段,最終帶來民生溫度的提升。讓人民過上好日子,政府看的、想的、要做的事更細了。
除此之外,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,還有多處與衛生健康相關的重要表述,
關鍵詞:堅持創新*發展,培育壯大新動能
☆促進新型產業加快發展。
深化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,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、高端裝備、生物醫藥、新能源汽車、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,壯大數字經濟。堅持包容審慎監管,支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,促進平臺經濟、共享經濟健康成長。
☆加快在各行業各領域推進“互聯網+”。
持續推動網絡提速降費。開展城市千兆寬帶入戶示范,改造提升遠程教育、遠程醫療網絡,推動移動網絡基站擴容升級,讓用戶切實感受到網速更快更穩定。
☆提升科技支撐能力。
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持力度,強化原始創新,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。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。
☆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。
☆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,懲戒學術不端,力戒浮躁之風。
關鍵詞: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,持續釋放內需潛力。
☆推動消費穩定增長。
要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,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、康復護理、助餐助行等服務的機構給予稅費減免、資金支持、水電氣熱價格優惠等扶持,新建居住區應配套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,改革完善醫養結合政策,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,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,后來人就有可期的未來。
嬰幼兒照護事關千家萬戶。要針對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后的新情況,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,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托育服務機構,加強兒童安全保障。
關鍵詞: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,大力推動綠色發展。
☆持續推進污染防治。
鞏固擴大藍天保衛戰成果,今年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%,重點地區細顆粒物(PM2.5)濃度繼續下降。